人生起起浮浮是常态,在职场中更是如此。在国民党军队中强如何应钦等人也经历过好几次大起大落,但是却有一位在国民党军队中好像那不倒翁一样一直屹立不倒,他就是被国民党军队中被称为“圣人”的顾祝同。而顾祝同之所以能后在几十年军旅生涯中屹立不倒的武器就是听话,就连好脾气被叫做何婆婆的何应钦也感叹道:“顾墨三也太百依百顺了!”
图片
-《初印象很重要》-
顾祝同在国民党军队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抱住了蒋介石这样一条大腿,而顾祝同最早进入蒋介石法眼就是在黄埔军校时期。
彼时的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顾祝同在其辖下担任一名教官。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创建之初的时候对于各项纪律抓得非常严,不仅仅对学员们严格要求就连作为考试的教官们也要一并遵守。在一天蒋介石检查出操,就看见一种一名教官迟到,这名迟到的教官急急忙忙跑到队伍边上插了进去。
面对这种目无纪律迟到的教官蒋介石决定杀一儆百,就要这名教官在原地跪着,这名被蒋介石处罚的教官就是顾祝同。蒋介石对顾祝同做出了处罚,但是没有规定顾祝同需要在这里跪多久。
图片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问问自己需要跪多长时间,或者托人说情打听一下,但是顾祝同硬生生跪了一天。等到第二天蒋介石路过旧地时,已经把昨天的这件小事忘却了,看见有个人在这里跪着还很疑惑,周围人提醒他这是你昨天处罚顾祝同让他在这跪着的。
蒋介石一看也就让顾祝同站起来结束了处罚,反而对顾祝同这种性格大为欣赏,开始认为他是可为自己重用之人。
--《低头不见天》--
从北伐战争时期开始顾祝同就是蒋介石重用的黄埔嫡系,从东征到北伐战争再到中原大战时期顾祝同虽然没有创造出什么太过亮眼的战绩,但是他已经开始贯彻老蒋指哪我打哪的思路了,所以在众多身上有反骨的将领中,顾祝同成为了最让蒋介石信任放心的那一个。
图片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蒋介石将全国划分成了好多个战区,而顾祝同成为了第三战区的司令长官。第三战区主要占据今天的江浙一带,这里是蒋介石的老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看出蒋介石对顾祝同的重视。话是这么说,但是第三战区的工作是相当艰难的。
第三战区彼时已经成为敌占区,无论是国民党部队还是新四军都在跟日军进行作战,只是比起第九战区的薛岳那里这里没有那么声势浩大。说起来第三战区的情况更加糟糕,这里没有什么国民党精锐部队(能打的部队基本上已经拉到内陆和日军作战),甚至还不如李宗仁的第五战区。但是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蒋介石安排自己在这里,那么也只能绞尽脑汁和日军周旋。
图片
当然蒋介石的心思是绝对不会只放在日本人身上的,他更加担心的是新四军在相对富庶的江南地区扎下根发展壮大。既然蒋介石是这么想的,那么顾祝同就这么做,于是在 1941 年他作为始作俑者之一发动了臭名昭著的皖南事变。
这件事的后果最终还是迁到了顾祝同的身上,但是顾祝同毕竟是替自己做的这件事,所以也只是板子高高举起,雷声大雨点小。
---《看破不说破》---
在解放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国民党在全国战场上还是占据优势的,为了解决掉山东地区的解放军力量,蒋介石让顾祝同作为总指挥率领几十万兵力围剿山东。
由于山东地区国民党部队优势很大,因此很多国民党军官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多捞战功,于是也开始轻敌冒进,尤其是作为第一兵团的汤恩伯和作为整编七十四师的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一味突进脱离了两翼兵团的保护反而落入了解放军的包围,然而狂妄自大的张灵甫越级直接给蒋介石发报,希望自己在这里拖住解放军,然后等援军到来以后里应外合。
图片
蒋介石面对这个计划颇为心动,于是带着陈诚来到徐州开始越过顾祝同直接指挥。然而无论是张灵甫还是蒋介石都大大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解放军,粟裕指挥部队以雷霆之势趁着李天霞和黄百韬等人被拖住的关键时机硬吃掉了整编七十四师,国民党军的谋划毁于一旦。
孟良崮战役一开始顾祝同就认识到整编七十四师孤军深入太过危险,但是这事既然蒋介石已经同意而且此时蒋介石也带来陈诚指挥,自己也没有必要多嘴插手。
图片
果然在孟良崮战役后第一兵团的汤恩伯受到了蒋介石的严厉处罚,就连陈诚也受到了牵连,但是就是顾祝同全身而退毫发无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